1月19日,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竞价销售2016年江苏灌南产白小麦,起拍价2460元/吨(价格类型:车船板价),成交价2460元/吨,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。据市场监测,截至1月中下旬,江苏泰州泰兴地区普通小麦收购价2500~2520元/吨,宿州萧县地区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价2600元/吨。
苏皖粉企相继停工停产
近期苏皖地区面粉购销整体平缓,市场行情平稳运行,大部分面粉加工企业采取补库的方式生产,无库存的企业则采取随用随采的方式生产。随着粮源供给量增加以及采购需求阶段性明显回落,苏皖地区用粮主体粮源采购以及持粮主体出库价格心理预期下降,但麦价整体围绕国家临储小麦采购成本区间运行。
随着面粉加工企业陆续步入节前的停工停产阶段,粮食贸易商纷纷进入休息状态,苏皖麦市购销步入“休眠期”。部分粮食贸易商小麦经营采取“以销定购”策略,粮源采购焦点主要集中于小麦的内在指标,诸如呕吐毒素、面筋等,而容重等常规指标关注度相对不高。
临储成交围绕底价波动
随着面粉加工企业粮源采购力度持续下降,苏皖地区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量呈现下降态势,江苏地区国家临储小麦成交情况明显好于安徽地区,成交均价整体围绕拍卖底价波动。1月17日江苏地区国家临储小麦成交量8.2778万吨,创下2016年11月上旬以来的新低,期间最高成交量达21.7362万吨;安徽地区国家临储小麦成交量3.8949万吨,周环比下降2.4968万吨。
据统计,进入2017年1月份以来,江苏地区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204.0775万吨,同比增加112.2358万吨,环比下降11.6518万吨;实际成交量36.597万吨,同比增加35.1121万吨,环比下降20.3969万吨。安徽地区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200.94万吨,同比增加127.7026万吨,环比增加15.5421万吨;实际成交量15.2543万吨,同比增加15.1543万吨,环比增加7.5302万吨。截至1月中下旬,江苏地区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1010万吨,同比增加169万吨;安徽地区剩余库存数量1425万吨,同比增加509万吨。
粮船运输市场“量淡价弱”
由于进口小麦性价比优势凸显,加之苏皖地区达到质量要求的小麦量少价高,苏皖小麦销区走货量持续清淡,销区国产储备小麦低价轮出,进一步制约用粮企业外部采购需求。美国农业部2017年首份全球小麦供需报告预计,全球2016/2017年度小麦期末库存预估为2.5329亿吨,2016年12月预估为2.5214亿吨;截至2016年12月1日,美国小麦库存为20.73亿蒲式耳,高于上年同期的17.46亿蒲式耳;中国2016/2017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350万吨,2016年12月预估为350万吨。
据市场监测,截至1月中旬,3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176.7美元/吨,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741元/吨。1月13日,广东湛江委托销售2015年国产三级小麦11241吨,全部成交,底价2380元/吨,成交均价2380元/吨(散装、仓库堆边价)。
近日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70元,这不仅是2017年首次上调,同时它也促成了油价跨年“四连涨”。受货源运输需求较为清淡影响,粮船运输市场呈现量淡价弱格局。截至1月中下旬,江苏靖江安宁港至广东各港口3000吨级小麦船运费75元/吨,5000吨级小麦船运费65元/吨;至福建各港口5000吨级小麦船运费50元/吨。
节后面粉市场或难改观
苏皖麦市在用粮企业粮源采购需求明显下降的情况下,普通小麦供需格局持续宽松,“买方”市场氛围较为浓厚。用粮企业在普通粮源供给充裕以及面粉市场走货“旺季不旺”的情况下,企业开工率同比下降,弱化小麦加工需求,同时,小麦库存保有量意愿不高,进一步降低小麦采购力度。
预计节后苏皖地区面粉市场改观情况有限,而供给端则将随着国家临储小麦的持续投放,加之储备粮阶段性集中轮出,导致其供给压力加大,麦市“卖压”或将增强。
不同品质间麦市行情走势也将延续分化,质优粮源则仍将面临供需偏紧格局,普通粮源面临供给充足压制,而质差粮源则将面临玉米低位弱势运行的冲击。
相关阅读: